《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物候学专着,也是最早的历书,即夏代的历法。《夏小正》中的历法就是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阴历),阴历就是在夏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最早编写《夏小正》的是西汉人戴德。
另外必须提到的是东汉末年的着名医学家——张仲景,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被后人称为“医圣”。
张仲景早年在名医扁鹊的影响下,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尽得真传。汉灵帝时,出任长沙太守,但却淡泊名利和权势,常在大堂上为百姓诊病,号称“坐堂”,一直沿用至今。
东汉末年,时局纷乱,瘟疫流行,死难众多。张仲景辞官行医,悬壶济世,博采众长,勤求古训,不但救治了许多病难,还尽毕生心血着书。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成为我国首部临床治疗学专着,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该书中,张仲景创造了世界医学史的三个第一:
第一次记载了人工呼吸;
第一次记载了药物灌肠;
第一次记载了胆道蛔虫的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成为我国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典籍,并远播各国,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盛誉。
医圣张仲景和他创立的学术思想,现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受到了千秋万代的景仰!
再应提及的是汉代的中常侍蔡伦(约公元50~118年)于公元105年,撰写了第一部记录中国造纸术的着作。他在该书中描述了用碎布片和树皮等材料造纸的过程。这些技术可能早在一百年以前就出现了。
之后中国的造纸技术逐渐传到世界各国,应用到了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