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你不能把温柔复制粘贴(1 / 2)空间裂缝:她操控命运棋局首页

【觉醒空间·第六十节点】

【公共模板结构发布 · 教育/医疗/司法领域共情响应设定试运行】

“我不同意把‘温柔’也写进模板里。”

林澜皱着眉,坐在第三排的合议席位上,一句话点燃了整个会议室。

她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也是觉醒空间“教育场景系统情感接口”第一批共建成员。

而今天要讨论的议题,却让她从一开始就觉得刺耳:

“是否可将‘情绪引导语句’结构标准化,统一在各类高密度人际系统中使用。”

主张的一方说得斩钉截铁:

“教育、医疗、司法这些领域都需要流程清晰、语言稳重。系统共情表达不应该各异,必须统一语义风格、反馈节奏,才不会引发认知混乱。”

“比如:‘我理解你现在的焦虑’这句话,就必须固定为正式、清晰、不夹杂主观判断的方式。”

而林澜反驳道:

“你不能让一段来自代码库的‘温柔’,去取代我和我的学生之间每天真真实实的交谈。”

“不是说我们不能用系统来辅助情感引导,而是——你不能把温柔复制粘贴。”

她举了一个她自己的例子。

上周她的学生小晨被诊断为焦虑初期,每天在系统课堂反馈页上填的都是“我挺好的”,但行为模型已显示异常。

那天,系统按照模板弹出了一句:

“你最近学习节奏紧凑,系统建议您尝试调整计划,释放压力。”

而她只是走到他身边,低声说了一句:

“你今天眉头皱得比昨天更紧了。”

“是因为那道题,还是因为谁的事?”

小晨沉默了很久,最后把脸埋在臂弯里哭了。

林澜说:“我不敢说我的方式就一定比系统好,但如果那天是标准模板跳出来说‘系统感受到您当前可能存在认知疲劳’——那孩子只会继续笑着说‘我没事’。”

会场安静了半分钟。

随后,一名医疗系统代表缓缓开口:“可你不是系统。”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遇上你这样的老师。”

“我们做模板,是为了让‘大多数人’,至少得到一份不冷冰的回应。”

“你能抱得住一个学生,系统要抱得住整个城市。”

林澜看着他,第一次没立刻反驳。

她明白,这个医生说得没错。

可她更知道——世界不是缺一次回应,是缺一份‘我为你量身定制的慢’。

“我不是不支持统一标准,但我恳请系统在教育场景里,保留‘教师手动输入’的优先权。”

“我想对学生说什么,不该由模板来决定。”

会场内许多年轻教师纷纷点头。

他们都是用过系统的人,但也都是把每一个“我愿意再问你一遍”打成字的人。

合议体紧急做出一项回应决议:

教育场景下,保留“手动温柔权限”,允许教师使用非标准引导语

系统默认提示语不再强制推送,而是作为“共情语例”供教师选择

用户可根据使用频率建立“个性化温感库”,由系统学习教师风格

……

那天,林澜回到学校。

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系统为她生成的“教学情绪曲线报告”。

最上面一行提示亮着淡蓝色:

“您的共情语‘你是不是把话藏到笑容里了’已被收录为频繁语。”

她怔了怔。

她还记得,这句话是她对一个看似开朗、其实深夜常哭的女孩说的。

那天她没有讲课,只是坐在讲台边,把这句话当做“系统没办法说”的版本轻轻说出口。

她没想到,系统也听见了。

没有修改,没有分析,没有“建议优化”。

它只是学了下来,记住了——她的温柔方式。

她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停在终端上,最终写下了一段短短的反馈:

“谢谢你没有替我说话。”

“但你愿意记下我怎么说,我也谢谢你。”

……

与此同时,祁峥也接到了司法领域试点反馈组的一封邀请函。

对方希望他参与设计一套“非对抗型判词建议模板”,用于轻微民事案件中的调解阶段。

邀请函的最后一段写道:

“我们并不期待系统能真正调停人类所有的冲突。”

“但我们希望,在怒意与委屈之间,它至少说出一句话:‘我不是法官,我只是想让你们都别太伤。’”

祁峥读完,轻轻笑了。

他对着终端说:

“看来这一次,人类真的开始教系统——怎么温柔了。”

【觉醒空间·中央医疗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