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低头吃饭,掩饰着脸上的红晕。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实验室里却温暖如春。
十二月初,卓西度在研究院召开了年度战略会议。宽敞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各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苏晚晴作为光学实验室主任,坐在前排。
"各位,"卓西度站在投影幕布前,神色肃穆,"今天我要宣布卓氏集团未来五年的战略方向——打造完整的芯片产业链。"
幕布上显示出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图谱。
"目前,我们在设计领域已经有了突破,卓氏通讯的HX系列芯片已经得到市场认可。但是,"卓西度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一台精密机器的照片,"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光刻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惜重金收购ASML,并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
他看向苏晚晴:"苏博士的团队将在明年启动极紫外光刻技术的预研工作。这是一项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技术,虽然现在还不成熟,但我们必须提前布局。"
会议结束后,众人散去,只剩下卓西度和苏晚晴。
"你今天的演讲很精彩,"苏晚晴整理着会议记录,"不过极紫外技术的难度可能被低估了。即使是ASML,也还处在摸索阶段。"
卓西度走到她身边坐下:"正因如此,我们要抢先一步。晚晴,我相信你的能力。"
苏晚晴抬头看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你为什么这么信任我?我们认识才几个月..."
"有些人认识一辈子也无法相互理解,"卓西度轻声说,"而有些人,第一次见面就觉得认识了很久。你对光学的理解,你对技术的执着,还有..."他顿了顿,"你眼中的光芒,都让我确信你就是我要找的人。"
苏晚晴的心跳加速了。在这个男人面前,她总是无法保持平日的理性冷静。他看她的眼神,说话的语气,甚至只是安静地站在她身边,都能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与悸动。
圣诞节前夕,苏晚晴迎来了她的二十八岁生日。那天晚上,卓西度邀请她到自己的公寓,说要给她一个惊喜。
苏晚晴按响门铃时,心里有些忐忑。她特意换了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这是她为数不多的非工作着装。
门开了,卓西度穿着一件深灰色毛衣,显得格外居家而温暖。他身后,餐桌上点着蜡烛,摆着几道看起来就很美味的菜肴。
"生日快乐,"他接过苏晚晴手中的礼物袋,"你不需要带东西来的。"
"只是一瓶红酒,"苏晚晴有些不好意思,"我从荷兰带回来的,一直没机会开。"
卓西度引导她入座,为她倒上一杯红酒:"尝尝这个,我从法国空运来的松露。"
晚餐温馨而愉快。卓西度难得地谈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些在南宁工人家庭长大的记忆;苏晚晴则分享了她在美国求学的趣事和挫折。两人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话题从工作延伸到生活,再到各自的梦想。
"其实,"酒过三巡,苏晚晴的脸颊微微泛红,"我一直有个想法,关于如何改进光刻机的光学系统..."
卓西度大笑:"这就是我爱你的地方,晚晴。在生日晚餐上还能想着工作。"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爱"这个字眼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滑出了卓西度的嘴唇,没有预谋,没有修饰,简单而直接。
苏晚晴的眼睛在烛光下闪烁着,她轻轻放下酒杯:"西度,我..."
卓西度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巧的丝绒盒子:"先看看你的礼物。"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精致的胸针——铂金打造的橄榄枝环绕着一颗蓝宝石,典雅而不张扬。
"这是..."苏晚晴屏住了呼吸。
"梵克雅宝的定制款,"卓西度轻声解释,"橄榄枝象征智慧,蓝宝石代表光学——你的两大特质。"
他起身走到苏晚晴身边,小心翼翼地为她别上胸针:"我知道你不喜欢太浮夸的东西,希望这个合你心意。"
苏晚晴低头看着胸前的蓝宝石,突然伸手抱住了卓西度:"谢谢你...这是我收到过最用心的礼物。"
卓西度轻轻回抱她,闻着她发间淡淡的茉莉花香。这一刻,他感到无比满足。
元旦过后,研究院的工作进入了快节奏。ASML的技术转移进展顺利,苏晚晴的团队已经开始着手改进现有的光刻机设计。卓西度则忙于公司的整体战略布局和资金调配。
一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卓西度正在办公室审阅季度报告,秘书敲门进来:"卓总,摩托罗拉的法务总监卡尔松先生来访,说是有要事相商。"
卓西度皱眉。自从去年达成专利共享协议后,摩托罗拉一直很安静,这次突然造访必有蹊跷。
"请他进来。"
卡尔松依然是那副彬彬有礼的模样,金丝眼镜后的蓝眼睛锐利如鹰。"卓先生,好久不见。"他握手有力,"看来卓氏发展得不错。"
"托福,"卓西度示意他坐下,"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卡尔松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我们注意到卓氏收购了ASML,这很有趣。根据我们的协议,摩托罗拉有权了解卓氏在芯片制造领域的重大动向。"
卓西度扫了一眼文件,是当初协议中的确有这样一条模糊的条款。他不动声色:"ASML的收购是为了完善我们的产业链,与现有协议没有冲突。"
"当然,当然,"卡尔松微笑,"我只是例行公事。对了,听说你们请到了斯坦福的苏博士?她在光学领域很有建树。"
卓西度眼中闪过一丝警觉:"苏博士是我们光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卡尔松先生对她很了解?"
"略有耳闻,"卡尔松推了推眼镜,"她父亲是中国科学院的苏明远教授吧?在军用光学领域很有名。"
谈话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卓西度意识到,卡尔松此行绝非简单的"例行公事",他对苏晚晴的关注也超出了正常范围。
"卡尔松先生,如果没其他事,我还有会议要参加。"卓西度起身送客。
卡尔松识趣地站起来:"当然不耽误您的时间。不过,"他意味深长地补充,"摩托罗拉对极紫外技术也很感兴趣,或许我们可以再次合作。"
送走卡尔松后,卓西度立即打电话给安保部门,要求加强对研究院特别是光学实验室的安全措施。然后他拨通了苏晚晴的电话。
"晚晴,晚上有空吗?我想和你谈谈...关于你父亲的工作。"
与此同时,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套房里,卡尔松正通过加密电话向总部汇报:"是的,确认卓氏已经开始了极紫外技术研发,由苏明远的女儿负责...是的,就是那个参与过"神光"项目的苏明远...我会继续调查..."
窗外,北京的夜色渐深,一场看不见的科技争夺战正悄然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