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利用我们的系统资源,"马克说,"每解密一段数据,就会产生特定频率的量子波动。这些波动被量子态回路捕获和放大,形成了某种共振场。"
路德维希突然指着屏幕:"你们看,威尔逊办公室的能量场也在变化。两个共振场的频率正在同步。"
李明立即意识到了危险:"他们想在两点之间建立量子隧道。这是"毒蝎"的特殊技术,可以在短距离内传输物质。"
"但传输什么?"张琳问,"克莱尔被关在特殊监狱里,不可能接触到档案室。"
"数据,"科恩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储存在量子态中的信息。那些机密根本就不是以常规方式保存的,而是被编码在了量子态回路里。"
马克的声音变得急促:"能量波动即将达到临界点。一旦两个共振场完全同步,量子隧道就会形成。我们必须立即阻止这个过程。"
"来不及了,"路德维希说,"就算切断电源,量子态回路也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完成传输。"
李明快速思考着:"科恩,把那些虚假数据的加密等级提到最高。让自动程序需要更多算力来解密。"
"明白了,"科恩立即行动,"这样可以延缓能量积累的速度。但可能会打草惊蛇。"
"不会的,"李明说,"因为这正是他们期待的。越是机密的数据,解密过程产生的量子波动就越强烈。他们会认为这是意外收获。"
果然,自动程序开始调用更多系统资源进行解密。档案室的温度持续升高,但能量积累的速度确实变慢了。
"有意思,"马克说,"他们在用解密过程产生的能量来稳定量子态回路。这种技术很高明,但也有个致命的弱点。"
"频率同步,"李明明白过来,"如果解密产生的波动不够稳定,量子隧道就无法形成。而我们可以......"
"在虚假数据里植入干扰项,"科恩接过话,"让每次解密产生的波动都略有不同。这样他们就永远无法实现完美的同步。"
张琳看着监控画面:"但威尔逊一定有备用方案。以他的经验,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次传输上。"
"当然,"李明说,"这整个过程本身可能就是个幌子,为了掩盖真正的行动。问题是,他究竟想要我们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