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再论匠法(1 / 2)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首页

正德元年腊月初七,卯时三刻,奉天殿铜钟撞响,冰棱坠地有声。朱厚照抚着御案上的「神枢小火铳」,看杨廷和捧着《匠户考成条例》上前,紫霞帔帛扫过金砖上的龙纹,腰间「守正」玉佩映着晨光。

「陛下,匠户改制宜循「旧籍新章」,」杨廷和长揖,白须垂至笏板,「保留匠籍之名,许纳银代役,年役银五钱,免其赴役。」他瞥向火铳,「至于尚工监……」

「换汤不换药!」朱厚照叩击御案,「匠人仍是奴婢,代役银不过养肥贪官!」他翻开《明实录》,「太祖设匠籍,是让匠人精技艺,不是让他们饿死!」

殿内死寂。周洪谟缩在队列里,袖口织金缎子泛着心虚的光。刘娘娘头戴九翚四凤冠,赤金翟鸟耳坠轻颤,忽然开口:「陛下,可将匠户分「军匠」「民匠」:军匠隶尚工监,民匠纳银自营,既存祖制,又收实效。」

杨廷和暗惊——这女子竟能在一日内想到「分籍而治」。他昨夜细思王叔文之败,知不可硬抗,遂接话:「娘娘所言极是。军匠月粮增至五斗,代役银三分归匠,七分入库。」

朱厚照望向殿外融雪,忽忆《南明史》中「匠户逃亡」记载,指尖摩挲火铳握把:「准奏。但军匠免世袭,可考成进阶;尚工监直属朕躬,无需经工部。」

杨廷和一震,这两条直击匠籍根本。他欲争辩,却见朱厚照递来《天工开物》,内夹山西匠户血书:「上月有二十七人饿死!朕宁背骂名,不做亡国君!」

刘娘娘轻咳一声,取下耳坠放御案:「此坠抵十户代役银,臣妾愿为天下先。」

杨廷和望着翟鸟耳坠,忽忆弘治帝托孤之言,握紧笏板:「老臣请任尚工监提调官,必使匠作有条。」

朱厚照挑眉,与刘娘娘对视——老狐狸终于让步。「准卿所请,」他指火铳,「即日起,尚工监挂牌,王祯任左侍郎,铁锚会匠户可直接奏事。」

「陛下!」周洪谟出列,「岂可让女子参与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