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停云榭,郭险峰正端着一碗粥,慢条斯理地用银匙搅动着。他心中盘算着今日前往城西清风庵的计划,刘胜、孙陶、马海凡等人的分工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只等吃完早餐便召集众人出发,将秋姨娘的丑事公之于众。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二少爷,老爷请您用完早餐后,即刻前往书房。”
郭险峰眉头微蹙,放下手中的粥碗,心中暗自揣测父亲突然召见所为何事。片刻后,他整理好衣衫,迈步走向书房。推开雕花木门,只见父亲端坐在太师椅上,神色严肃,一旁的母亲苏婉蓉则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关切。
“爹,娘,唤我来何事?” 郭险峰恭敬地行礼问道。
父亲轻咳一声,开口道:“你大哥昨日已出发前往京城,他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学习。”
郭险峰一脸茫然,脱口而出:“什么朝考?庶吉士是什么?”
一旁的大总管连忙上前解释:“二少爷,科举考试分为一甲、二甲、三甲进士。一甲进士仅有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会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而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都需参加翰林院的朝考,成绩优异者才能被选为庶吉士,大少爷便是获此殊荣。其余未被选中的二甲进士,可能会被授予知府、知县等职,三甲进士通过朝考后,通常也会被授予知县,起点相对较低。”
郭险峰追问道:“那大哥现在这个庶吉士算是几品官?”
大总管耐心解释:“庶吉士并无正式品级,但二少爷有所不知,庶吉士可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储相’。民间有句话叫‘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庶吉士号称‘储相’,但凡能成为庶吉士的,日后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那庶吉士有没有俸禄?” 郭险峰又问。
“二甲进士在未授官前为从七品顶戴,三甲进士为正八品顶戴,都可按相应品级支取俸禄。” 大总管回答道。
郭险峰皱着眉头,继续追问:“那当庶吉士要多少年?”
“庶吉士的培养周期一般为三年。这三年里,他们主要在翰林院深造学习,师资力量极为雄厚,由当朝大学士、尚书担任大教习。”
“这么久啊!” 郭险峰忍不住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