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此时的战况卡缅其实已经很满意了,他们107团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消灭掉了敌军第一团的主要有生力量。
此时哪怕把河边这一小坨敌人给放回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敌军第一团部队的损失已经对他们的编制的架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即便在之后重新补充了士兵和军官,部队的战斗力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反倒是之后的革命军可能打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卡缅团长就要因此而满足了吗?
当然不会!
咱卡缅团长是什么人?
是个吃不得亏只想占便宜的人,占了一个便宜还会想着占第二个。
“决定了,波图洛夫政委,收拾部队我们向着桑杰河上游进发。”
“我记得在镇子边缘有个渡口来着,如果运气好的话那里应该有能供我们渡河的船。”
卡缅团长的计划很简单,自己这里没有什么仗能打了就过河去诺维科夫那里去看看。
在原本的计划里,诺维科夫所率领的108团需要负责牵制河对岸敌军两个团。
他们的任务是为卡缅的107团提供掩护,同理河对岸叶格林105团的任务也是如此。
革命军这次的突袭看似很疯狂、很激进,但是最根本的目的却十分地务实。
叶格林告诉过卡缅和诺维科夫,他们的 任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消灭掉敌军孤悬在两条河之外的那个团。
只要消灭掉了这个团的有生力量,就能够达成革命军此次的战略目的。
叶格林从不觉得只用一场突袭战就能消灭掉比自己多两倍的敌人,他在战术上表现出了极强的进攻性,但是在战略上却做好了持久作战的心理准备。
通往的艾森海因的路还有很长,这次的战斗只是给敌人的见面礼,之后革命军肯定还会再中途打出几场相似的战役。
叶格林从没想过要去占领艾森海因,也没从不觉得仅凭革命军现在这点的兵力就能消灭掉敌人的三个满编师。
但是就像他老家的一位哲人说的一样:战争嘛就是两句话,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革命军这样的战斗很难彻底消灭掉敌军的编制,凭借着伯国的厚实的底蕴,他们打掉的部队可能没多久就能够补充回来。
如果一直这样继续下去,帝国的军队就会越来越多,而革命军这边扩张的速度也肯定赶不上帝国。
然而对于革命军来说这又何妨?
卡缅团长自己就在帝国军待过好多年,他们十分清楚一支相对精锐的帝国军队被重新补充之后会是什么情况。
不同于革命军这边哪怕是新兵也能够在老兵的带领下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在帝国军内部新兵和老兵之间的关系可是十分紧张的!
一旦部队中新兵比例过高,老兵们就会自己抱团然后不管新兵那边。
到时候战场上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新兵蛋子们士气不稳定而且一触即溃,老兵油子们耍滑头跑得比谁都快。
为了让帝国的混蛋们能够体会到这样的美妙的场景,卡缅团长现在可是主动加起了班,带着部队来到了敌第三团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