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城墙挂着冰棱,戍卒呵出的白气在铁兜鍪上结霜。
守城校尉忽然瞪大眼睛——地平线上腾起的雪雾里,隐约现出隋字旌旗。
“开城门!开城门!”
隋国要与漠北两部签订盟约。
七千汉民蹒跚入关,身后三千葛逻禄囚徒缚手连枷,五千突厥马扬鬃长嘶。
隋国负责签订盟约之人是从大兴城赶来的越国公杨素。他的外貌比萧邢第一次在御膳房见到时要黑瘦了些,想来在西域也是没少吃苦。
杨素紫袍玉带站在城头若有所思,萧邢和汉王跟在身后。
看着越来越近的人群,杨素突然转身笑道:“二位这次可谓是立了泼天的大功。”
汉王正愁没人夸他,闻言咧嘴一乐,中气十足道:“越国公总算说了句公道话,至此往后,攻守易形,胡蛮岂敢再犯我边境,扰我边民?”
杨素哈哈大笑,呼出的白气喷出老远:“汉王勇武谁人不知,只是不知这矫旨一事可有对策?”
汉王一时语塞,憋了半晌才挤出一句:“本王一不图功,二不图赏,只想马上杀敌,就算这假传圣旨一事做的不对,功过相抵,父皇总不至于为难本王吧?”
杨素收住笑意,俯视着城门下蹒跚入内的汉奴,抚摸着城墙上冰冷的青砖,低声问道:“萧别驾,你说这大漠几时再乱?”
萧邢抖了抖身上的残雪,哈出一口白雾后才拱手答道:“隋国不乱,漠北自安!”
杨素的手忽然僵住,几息过后才缓缓前行。
……
真正的谈判一向都是在局外进行,等到端上台面双方首脑会面时,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签署文件罢了。
等盟约签订完,越国公杨素还接见了葛罗枝牙部的头人——哈辛,一个三十出头的突厥汉子,黧面虬髯,面相憨厚。
这次萧邢从启民手里足足划出了近四千亩的草场,一是为了安置葛罗枝牙部,二来也是听了汉王的建议,在河套建牧监。
目前隋朝在陇右地区(今甘肃、青海)设立“陇右牧”,作为全国最大的官营牧场,但这几年战事频发,战马的缺口极大。
现在五原城外得到了大块的优质牧场,还得有会养马的人,葛罗枝牙部便是不二的人选。
屈突通的三千精骑理所当然地布置在了喀喇昆仑,用以维持整个通商互市的秩序。
东突厥汗国的事情暂告一段落,越国公杨素急于处理朝中的事务,并未多做停留,先行一步返回大兴。
眼下左仆射高颎被免,整个尚书省的事务全部压在越国公杨素一人的头上,忙是理所当然的。
萧邢、窦建德、小桃红和汉王押着葛逻禄部的三千俘虏,带着五千匹上好的战马返回大兴,前去幽州时还是炎炎夏日,而返途时已是白雪皑皑。
汉王没心没肺,能吃能睡,一路和来楷、窦建德等人有说有笑,丝毫不担心假传圣旨之事的后果。
萧邢虽然早已上疏向隋文帝奏明,但矫旨之罪又岂是儿戏?估计此事难以轻轻揭过,至于自己这个被动的受害者会怎样,萧邢心里也是没有底。
萧邢现在也没有心理去想汉王的破事,与汉王相比,自己的麻烦也不少,幽州总管燕荣和裴蕴的事情才是他真正头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