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早年大秦灭六国时,给六国百姓留下的印象就是凶狠如虎狼,天下人一听秦军就怕得变色!”
“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打赢仗,才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可这形象也有弊端,天下人觉得秦军如猛兽一般凶残,再加上六国君主对大秦的抹黑,自然就认为大秦暴虐。如今大秦地广,很多东西传不开,百姓根本不了解大秦的风土人情和律法,常人哪那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就对大秦有了抵触,这就是人心不归的根本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有人煽风点火!”
“普通人除了不爱接受新东西,还有个毛病,就是不明白的事儿上爱跟风,还容易先入为主!”
“这种人特容易被挑拨情绪,六国后人本来就因大秦灭了他们的国而怨恨大秦,自然会四处散布大秦的坏话,说大秦这不好那不对,甚至还给扣上‘暴秦’的帽子!”
“早先打仗时,百姓就对大秦有戒心,再被这么一煽动,自然就不待见大秦了,人心也就散了!”
“想解决这问题其实不难,多宣传就行!”
“多派人去宣扬大秦的好处,多讲讲天下一统的好处!”
“毕竟,咱们明白的只是咱们明白,要是天下人都明白,大秦自然就得人心了!”
“宣传?游说?”
嬴政一听,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是啊,大秦立国后,他只顾着歌颂自己的功绩,哪想过要宣传大秦?
要是天下人都了解大秦,还会有什么‘暴秦’的说法吗?
“可这世上总有些顽固不化的人,还有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说不通怎么办?”
蒙毅皱眉问道。
叶辰当场乐了:
“难道你还指望天下人都一条心?这不可能!一个观点,只要有一半人认同,就差不多能算真理了!”
“大秦只要有一半以上的人觉得大秦好,就不会二世而亡。之所以会亡,除了朝堂上的内因,人心不归绝对是大问题!”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造谣生事的六国余孽,直接抓去修长城,往死里干活!这种人就是闲的,给他们找点事儿做,顺便为大秦抵御匈奴出力!”
这话一出,嬴政眼睛顿时亮了:
“叶辰,你刚说啥?修长城?”
“把匈奴挡在长城外?”
他目光炯炯,要知道,大秦虽一统六国,可匈奴屡犯边境,始终没个好办法!
这一年来,他没少为此头疼。
而现在,叶辰一句话,竟给他指了条路。
若能建一道万里长城,把大秦边境连起来,再派兵驻守,匈奴还敢来犯吗?
此刻,嬴政的身体抖得像筛子!
叶辰在一旁频频点头,他对建长城的想法相当支持。
毕竟,长城这东西早就有了,六国时代为了挡匈奴的骚扰,各国都零星修过几段。
只是那些断断续续的墙体,相隔实在太远,压根连不成线。
大秦只要把这些缺口补上就行,用的人力财力都不多。
最多十年,准能修好!
至于史书里嚷嚷修长城是大秦暴政的说法,叶辰向来嗤笑不已。
那些写书的家伙没在边境住过,没挨过匈奴的祸害,哪会夸长城的功劳。
真让边境的老百姓来说,建长城是好是坏,一问便知。
从长远看,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匈奴那帮游牧家伙老跑来抢粮食、人口、财物,把边境搅得鸡犬不宁。
这些年,他们抢走的东西,换算下来够盖十几座长城了!
为啥不直接开打?
不是赢不了,是逮不住人!
匈奴最擅长打一枪换个地方,抢完就钻进草原深处。
草原无边无际,大秦兵马压根不熟地形,追进去就是瞎转。
再说补给,军队一旦深入草原,粮草运送就是天大的麻烦。
就算侥幸赢了,把匈奴灭得干干净净,大秦也得被拖得筋疲力尽。
万一输了,匈奴借着地形反咬一口,那可不得了。
到时候,大秦不被灭都算祖坟冒青烟了!
这么一算,修长城稳当得多,没啥风险,花的力气也少。
以大秦眼下的家底,建长城绝对是历史上一等一的妙招。
将来要收拾匈奴,这墙还能当个绝佳的跳板。
能进能退,聪明至极!
“叶辰,你可真有两下子,几句话就解了大秦两个老大难!”
嬴政感慨万千,这会儿他是真心佩服这个年轻人。
守疆土,稳民心,都是他这些年头疼的事。
朝廷里那帮人争来吵去,愣是没个准主意。
可叶辰这儿,几句闲聊就给摆平了,这能耐谁不服气?
“凑合吧,其实修长城这事,就算我不提,凭始皇的脑子,早晚也会想到。”
叶辰摆摆手,语气谦虚。
不过说到如何宣传安抚百姓,他就摇起了头。
这招可是后世才有的花样,秦始皇哪能想得到?
现在的嬴政,估计压根不会派人去游说鼓吹。
他还烦儒生呢,觉得这群人就知道耍嘴皮子,干活一点不顶用。
可要说忽悠人,谁能比得上儒生那张嘴?
叶辰可是现代人,浸过宣传文化的洗礼,这点子自然手到擒来。
可秦始皇呢,最多想到带兵巡游,靠几万铁骑震慑六国余党。
这法子有点用,但治标不治本,还累得要命。
天天坐马车不累?
笑话,那才叫真折腾!
叶辰刚穿越时跟赢阴嫚坐马车晃了一个月,就累得够呛。
一路颠得五脏六腑乱颤,别说一天,半天都熬不下去。
可始皇愣是每次巡游都跑三四个月!
叶辰心想,始皇命不长,除了吃那些乱七八糟的药丸,太累也是关键。
操劳过度,哪能活得久?这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