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的大兴安岭地区,农村的村民,基本上依赖林业,主要从事木材砍伐和相关工作,也有一部分的村民,从事着小规模农业,种植土豆,玉米,燕麦等耐寒的作物。
这时候的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技术落后,缺乏改良品种和现代农业设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支持水稻和小麦的大规模种植,整个地区的物资非常的紧缺。
对于三哥提起的大鼻涕,原名李守田,由于人比较憨,饭量比较大,年纪比李安还大了两岁,基本上跟他不经常在一块玩。
上一世,李安知道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守村人,随着后面经济好转,大多数李家屯的年轻人,纷纷前往大城市做生意或者打工。
只留下了李守田和村子里的老人小孩,那时候,哪一家想做什么事情,都会叫上他帮忙,干完活之后,就是让他吃饱饭,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他老娘应该是再过一年多,因为经常生病,没有足够的钱去看病,一直拖下去的原因去世了。
留下了李守田这个憨憨的人,在村子里守着村子,跟他一样,也是一辈子没有结婚,不过傻人有傻福,上一世,李安被雪崩掩埋的时候,李守田依旧还活着。
具体有没有被雪崩掩埋?李安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村子里的每家每户,谁家里需要干重活的时候,都会叫他帮忙。
他也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的请求,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一个人,提出要什么样的报酬。
不过,有的时候,有一些人家,找他来帮忙,提前跟他说好了,要送给他一点肉改善生活,等到他把活干完了,那家人别说肉了,连饭都没让他吃饱。
下一次,那家人再叫他去干活的时候,他也会选择不帮忙,所以他不是傻,而是太过于老实,那个特征,就是属于后世所说的守村人。
李安跟家里的人商量完之后,和林大成本来要前往十八站乡,后面想了想,干脆今天就直接把马车买回来,顺便在林场那边,将所需要买的渔具和挖药材的工具,一块买回来。
和林大成两个人,前往村长的家里,开了证明之后,开始前往塔河林场。
“大成,我们今天不去乡里了,直接还是前往林场吧,看今天能不能把马车买回来?”
“如果能够买回来的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去捕鱼,也可以利用马车,拉到县城里面去售卖。”
“只不过去县城售卖鱼获,每次去都需要大队开证明,也只能卖给国营市场,虽然黑市那边的价格会高一点,可是风险也很大。”
“我们抓到的鱼获,还必须让大队开证明,证明这些鱼获,归属我们私人所有,或者是帮村集体售卖,才能够卖得出去。”
“所以,有可能我们辛辛苦苦,所捕获的鱼,要最少分出三成出去,去捕鱼我就不跟你按照上山打猎那样子算,我们两个人来平分。”
“但是要拿出一成,来补贴我家所出的马车,以及各种渔具和挖药材的工具,我这样子分配,你有没有意见?”
“安子,你安排就好,反正我跟着你,我相信你不会坑我。”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在这个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产品和猎物的流通,由国家统一控制,私人售卖受到限制,农产品和猎物归集体所有,个人无权私自售卖。
但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有那么一小撮拥有门道和特权的人,如果不是因为李安老爸的关系,他们家上山打猎所打到的猎物,最少要被村里拿走一半以上。
因为有了林场这一层关系,再加上李安他们家,经常打到猎物之后,都会让村子里的人改善伙食,村里的人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有了前两天的事情之后,李安也不想让别人抓住把柄,有一些该补充的手续,必须要补充下来。
要不然有眼红的村民,前往县里边或者乡里边告状,一告一个准。
以前他老爸还在的时候,谁都拿他们家没办法,现在他老爸已经去世两年多了,谁知道老爸的那些关系,还会不会照顾他们家?
所以李家屯的其他村民,靠着大兴安岭,为什么每家每户,日子还过得紧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