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三国鼎立中的制衡密码(1 / 2)堪破三千世相首页

《临江仙·衡世书》

江山秤上量星斗,东风暗改棋枰。

金箍咒锁玉带痕,三国鼎中火,水浒泊前灯。

红楼算尽人间账,聊斋鬼秤犹铮。

青史未载的权衡,留得缺月处,照见古今藤。

——从诸葛亮"联吴抗曹"看动态平衡术

(一)赤壁江雾中的天平三足

建安十三年的长江水格外湍急。曹操八十万大军顺流东下时,江面战船首尾相接二百余里,连水面倒影都被玄甲染成铁色。此刻的江东议事厅里,文臣武将在主战主降间争执不下,案几上的茶汤凉了又热,唯有诸葛亮轻摇羽扇,望着屏风上绘制的九州舆图——那上面三条朱砂标记的进军路线,正构成一个微妙的三角。

这个流传千年的战略三角,恰似青铜爵的三只支脚。北方的曹魏是重逾千钧的爵身,江东孙吴与西蜀刘备则是两只纤细却关键的支足。诸葛亮深谙:要让这尊酒爵稳稳立在乱世,支足间的角度必须随着爵身倾斜随时调整。

(二)舌战群儒的平衡测算

当诸葛亮立在东吴朝堂时,二十八个主降派文臣如同二十八宿将他围在中央。张昭率先发难:"刘豫州新败当阳,先生欲效仪秦之舌鼓动江东乎?"这话暗藏两重杀机——既点明刘备的弱势,又将诸葛亮比作空谈误国的纵横家。

诸葛亮轻抚腰间玉珏,这是临行前刘备所赠信物。玉珏环中有缺,恰似当今三分天下之势。"亮闻骐骥跃涧,其势在蹄;鲲鹏击水,其力在翼。"他刻意停顿,待满堂目光聚焦方道:"曹军铁骑善陆战,水师却是新练。江东水军冠绝天下,此正骐骥之蹄、鲲鹏之翼也。"

这番应答暗含三重平衡:既保全东吴颜面,又点明其优势,更将刘备败退转化为诱敌深入的战术。当座中响起窃窃私语时,诸葛亮突然向孙权深施一礼:"将军若降,不过封侯;若战,则成帝业。"这话如投石入水,在孙权心底激起层层涟漪——他看见的不仅是眼前危局,更窥见了三足鼎立的未来。

(三)借东风的平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