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帆想起当时对方对法戒大师所说的话,心中一动,问道:“道长认为法戒大师乃是幕后凶手?”
空谷子道:“金山寺乃是佛门观世音一脉,佛法本身正大辉煌,但法戒大师当时喷出的红雾,却是阴森歹毒无比,让人不得不怀疑。”
黄澄可略一沉吟,说道:”道长除恶之心,在下佩服,但仅仅凭借一道术法就下结论,是否太武断了?“
空谷子沉吟道:“贫道也只是猜测,并无真凭实据,此事还需继续探查真相。”
黄澄可抱拳道:“道长拳拳之心,黄某佩服,道长还是先行休息,在下三人告辞。”
空谷子稽首道:“大恩不言谢,三位请便。”
三人与空谷子告辞,继续向前走去。前方一片碧绿,西湖又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远远望去,浩波渺渺,宛若仙境。
北边几间酒肆酒旗飘扬,时值正午,来游玩的游人都聚集在了这里,吃饭休息。
李千帆三人也来到了其中一间酒肆,找了一张空闲的桌子,坐了下来。
屋内温暖如春,酒客的交谈声不断,黄澄可和轻羽在点菜,李千帆则透过敞开的一扇窗户向着远处望去。
一座高塔若隐若现,矗立在西湖的另一方,正是雷峰塔。
按照法戒所说,是白素贞和许仙对法海禅师的好意相劝全不领情,甚至主动挑衅法海禅师,与民间相传的多少有些不一致。但李千帆并非当事人,究竟谁是谁非,估计永远是个谜团了。
正出神中,一抹青色映入了李千帆的眼帘,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身材高挑,体态轻盈,腰配一把长剑,一头青丝随意的挽了几个卷,风情万种。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的这首《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可能描绘的就是眼前这名女子吧。
很快,那青衣女子走进了隔壁一家酒肆,出了李千帆的视线。
很快饭菜上来,黄澄可道:“来,咱们吃饭。”三人于是吃喝了起来。
不经意间,李千帆又一抬头,却是一愣,只见一个道士由远及近,向着这边走来。
这道士却不陌生,正是空谷子。
及至近前,说巧不巧,空谷子走进了方才青衣女子所进入的酒肆。
“千帆,怎么了?”黄澄可见李千帆发呆,奇怪的问道。
李千帆略一沉吟,说道:“黄大哥,我见方才那名空谷子进入了隔壁酒肆。”
黄澄可不以为意,说道:“此时正值午时,对方前来吃饭也正常。”
李千帆点了点头,收回了视线,继续吃饭。
酒足饭饱,三人刚要走出酒肆,隔壁酒肆门前青影一闪,只见空谷子和一名女子正好从酒肆出来,快速向着四周看了一圈,然后快速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这名青衣女子正是方才李千帆见过的那名相貌极美的女子。
看两人行踪诡异的样子,黄澄可也感觉到了不对劲,跟李千帆对望了一眼,三人悄悄出门,跟了上去。
空谷子和和青衣女子在前,一边走,一边不断地关注着四周,幸亏李千帆三人躲的远,才没被发现。
远远的,空谷子和青衣女子来到了湖边,招手喊来了一艘小船,两人快速上了船,放下了帘子,船夫摇动着小船快速向前而去。
李千帆看小船行进的方向,正是雷峰塔的方向。
“两人要去雷峰塔?”李千帆暗暗猜测。
转眼间,那小船已经半边身子隐入了烟波之中,渐渐看不清楚。
三人从湖边走了出来,黄澄可道:“走,我们前去看看。”
李千帆正有此意,点了点头。附近恰好有一只小船驶了过来,黄澄可道:“老丈,可否将我等送过岸去,放心,银子照付。”
小船的主人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汉,咧了咧嘴,笑到:“只要客官有钱,哪里都可去得,几位客官,上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