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雨季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卓西度站在卓氏集团总部顶楼的落地窗前,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手中的咖啡早已凉透。身后会议桌上的《华尔街日报》头版标题刺眼得令人不适:《美日巨头联手围剿中国芯片梦》。
"卡尔松这个老狐狸。"卓西度喃喃自语。
报纸详细报道了摩托罗拉与日本尼康的战略合作细节——双方将共同投资10亿美元开发下一代光刻机技术,并建立专利共享联盟。更令人不安的是文章引述卡尔松的话:"我们将全力保护知识产权,阻止任何技术侵权行为。"
办公室门被轻轻叩响,韦国强快步走入,手里拿着一份传真:"老卓,德国法院的初步裁决下来了。"
卓西度接过文件,迅速浏览内容,眉头越锁越紧。慕尼黑地方法院接受了摩托罗拉的申请,对卓氏通讯的HX-2芯片发出临时禁售令,理由是涉嫌侵犯两项基础专利。
"这不可能!"卓西度将文件拍在桌上,"那两项专利我们明明有交叉授权协议!"
韦国强推了推眼镜:"他们钻了协议地域限制的空子。德国只是开始,日本和美国的诉讼也在路上。"
卓西度走到办公桌前,调出最新的财务报表。如果海外市场全面受阻,卓氏通讯第三季度的营收将暴跌40%,这对接投入巨资的光刻机研发无疑是致命打击。
"召集紧急董事会。"他按下通话键,"另外,先别告诉晚晴这件事。"
三小时后,董事会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十几位董事和高管轮流发言,意见却分成鲜明两派:一方主张立即与摩托罗拉谈判和解,哪怕接受不利条件;另一方则坚持抗争到底,即使付出短期代价。
卓西度静静听着各方争论,手指有节奏地轻敲桌面。当最后一位董事结束发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各位,"卓西度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摩托罗拉的目的很明确——通过专利战拖垮我们,阻止中国拥有自己的芯片制造能力。"
他站起身,投影幕布上显示出卓氏集团的资金流分析。
"和解意味着永远受制于人,这不是卓氏的作风。但我们也不能硬碰硬,那正中卡尔松下怀。"卓西度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产品路线图,"我决定启动"B计划"——加速HX-3芯片研发,绕过争议专利。"
技术总监林子豪立刻提出质疑:"卓总,HX-3的设计至少还需要六个月..."
"三个月。"卓西度打断他,"抽调通讯事业部所有精英,三班倒工作。同时,法务部全力应对各国诉讼,能拖就拖。"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这个决定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和风险,但每个人都能从卓西度眼中看到那种熟悉的、近乎偏执的决心——正是这种决心让他从一碗米粉摊走到今天。
"还有问题吗?"卓西度环视众人。
没人说话。
"散会。"
人群散去后,韦国强留了下来:"老卓,光刻机项目怎么办?苏博士那边需要大量资源..."
卓西度望向窗外,雨终于下了起来,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照常进行,一毛钱都不能少。"
"但资金链..."
"我会想办法。"卓西度打断他,"晚晴的研究是未来,不能动摇。"
韦国强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点头离开了。
雨越下越大,卓西度独自站在窗前,思绪飘向光学实验室。这个时间,苏晚晴应该正带领团队攻关极紫外光源的问题,全身心投入在她热爱的科学研究中。他不想让商业纠纷打扰她的专注,就像园丁不会让暴风雨摧残刚抽芽的幼苗。
然而,卓西度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光学实验室里,苏晚晴正面临着自己的挑战。
"这个数据不对。"苏晚晴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图,眉头紧锁,"按照理论模型,反射率不应该下降得这么快。"
团队成员面面相觑。过去72小时,他们已经尝试了三种不同的镜片镀膜方案,但极紫外光的损耗率始终居高不下。
"苏博士,"年轻的助手小心翼翼地说,"也许我们应该考虑调整整个光学架构..."
"不,问题不在架构。"苏晚晴翻开莱特教授的笔记,快速查找着什么,"等等...这里有个脚注..."
她的手指停在一页边缘的铅笔批注上,那是莱特教授特有的潦草字迹:"考虑非对称多层结构?"
苏晚晴猛地抬头,眼睛亮了起来:"我们一直沿着对称镀膜的路子走,但如果尝试非对称堆叠..."
实验室里顿时忙碌起来,研究人员迅速调整实验方案。就在这时,前台通知苏晚晴有访客。
"我现在没空..."她头也不抬地回答。
"是您父亲,苏明远教授。"
苏晚晴的手停在半空。父亲?他上周才回北京,怎么突然又来了深圳?
会客室里,苏明远背着手观看墙上的技术专利证书,身姿笔挺如松。听到女儿的脚步声,他转过身,脸上表情比往常柔和了些。
"爸爸?发生什么事了?"苏晚晴警觉地问。父亲不打招呼突然出现,这在过去通常意味着不好的消息。
"没事就不能来看看女儿?"苏明远难得地开了个玩笑,然后从公文包取出一个U盘,"我回北京后查阅了一些资料,可能对你的研究有帮助。"
苏晚晴接过U盘,困惑地看着父亲:"这是什么?"
"八十年代初,我们所在长春光机所做过一些极紫外光的早期实验,数据一直没公开。"苏明远压低声音,"虽然设备简陋,但有些思路可能对你们有启发。"
苏晚晴震惊地瞪大眼睛。父亲不仅主动提供研究资料,还似乎完全站在了她这边,这与他之前对卓氏项目的保留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为什么...突然支持我们的工作了?"她直截了当地问。
苏明远沉默片刻,目光落在女儿实验室工作服上沾着的咖啡渍和记号笔印:"上次来,我看到了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
"你谈起工作时眼中的光芒,"苏明远轻声说,"和你母亲当年一模一样。"
这个回答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苏晚晴心中某个上了锁的抽屉。她突然理解了父亲多年来的严苛与疏离——那不是一个冷漠学者对女儿的忽视,而是一个失去挚爱的男人不知如何面对与妻子如此相像的女儿。
"爸爸..."她声音微微发颤。
"对了,"苏明远迅速转移话题,仿佛不习惯这样的情感流露,"卓西度在吗?我有事找他。"
苏晚晴擦了擦眼角:"他在总部,最近有些商业纠纷..."
"摩托罗拉的专利战?"苏明远冷哼一声,"我猜到了。带我去见他。"
半小时后,卓西度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苏晚晴和父亲一同走了进来。卓西度迅速收起桌上的法律文件,起身相迎。
"苏教授,欢迎回来。"他掩饰着惊讶,"晚晴没告诉我您要来..."
"是我突然决定的。"苏明远直入主题,"听说摩托罗拉在起诉你们?"
卓西度瞥了苏晚晴一眼,她微微摇头表示不是她透露的。
"商业竞争而已。"卓西度轻描淡写地回答。
"不只是商业。"苏明远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我在中科院的同事最近参加了一个国际半导体技术峰会。这是摩托罗拉私下分发的资料,关于他们与尼康合作的光刻机项目细节。"
卓西度接过纸张,快速浏览内容,表情逐渐凝重:"他们已经解决了13.5纳米光源的稳定性问题?这比业界预估快了至少两年..."
"不仅如此,"苏明远指着一段被圈起来的文字,"他们计划明年就推出原型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价格比你们预估的成本低30%。"
苏晚晴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倾销!他们明明知道我们正在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