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8章 御笔点兵征远塞,坚城闭户守残秋(1 / 2)贞观逆旅:归乡之途首页

李世民将青瓷茶盏搁在案头,望着阶下执卷而立的徐惠。

烛光在少女垂落的鬓角流转,忽然想起秦浩曰过的女子亦当展才学于天地,鬼使神差的开口说道:“朕听闻秦浩与宫中有所往来,你可曾私下......“

话音未落,徐惠已如惊鸿般跪倒在地:“陛下明鉴!臣妾深居九重宫禁,怎敢与外臣有私?若陛下信不过,赐臣妾一死便是!“

“快起来!“李世民自知失言,“朕不是这个意思!你这年岁......秦浩那小子眼光刁钻得很......“

瞥见徐惠苍白的脸色,干咳着转开话题,从龙纹匣中抽出奏疏,

“他在薛延陀联姻一事上出了个计策,如今夷男为凑聘礼,连向云中迁徙的牧民都给禁了,可见薛延陀已是伤筋动骨。“

当说到扮马贼劫聘礼时,李世民也忍不住嘴角带笑,这个胆大包天的法子,真的很秦浩。

“只是他提议事后撮合程处默与新兴......“李世民摩挲着奏折边缘,“朕原以为是你暗中谋划......“

“此计可谓一石三鸟。“徐惠垂眸避开皇帝探究的目光,“既保全陛下天威,又解了公主婚事,

更能让夷男威望扫地,铁勒部族难免起了反抗之心。不知陛下为何忧虑?“

“起来说话吧。“李世民伸手虚扶,“你低头时的模样,倒让朕想起晋阳的幼时......“

“陛下怎么又拿年岁来打趣臣妾!“徐惠突然抬头,眼神坚定,“既已承恩入宫,臣妾的年岁又有何干系?“

殿外传来更漏声,李世民望着少女泛红的脸颊,忽然想起秦浩说过莫让红颜困于深闺,轻叹一声,

“许是被那小子灌了迷魂汤,朕如今瞧着你,真觉得这个年岁入宫,着实太早了些。“

“难道驸马说的便全是金科玉律吗?“徐惠跪得膝头微微发麻,却倔强地挺直脊背。

“他那些离经叛道的话......“李世民忽然笑出了声,笑声里带着几分无奈,“起初朕也觉得荒谬,可细细想来,竟件件都应验了。“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唯有香炉里的龙涎香袅袅升腾着。

“臣妾此生唯陛下马首是瞻。“徐惠将额头贴向冰凉的青砖,“待及笄之年,定当常侍君侧,以证心意。“

“快起来吧。“李世民望着少女单薄的身影,恍惚间与记忆中年轻时的长孙重叠,“你聪慧通透,倒有几分观音婢的影子。“

弯腰搀扶时,指腹触到徐惠腕间的凉意,“莫跪久了,仔细受寒。你可知秦浩所言的年岁,及笄之年在他眼中依然是个小孩子一般。“

徐惠有些好奇:“那秦驸马所以为的年岁是几何呢?”

李世民想起女儿长乐,一脸的笑意:“桃李年华方才刚好。”

徐惠满脸诧异,嘴角轻撇:“寻常人家女子若都那个年岁出嫁,怕是又会有许多女婴会被溺死了。”

李世民认同的点了点头:“朕也是这样想,所以才未认同在律法上进行修改,不过入宫的年岁朕却有些想法,

毕竟朕是皇帝,要起到带头的作用。或许你便是最后一个能以这般年岁陪在朕身边的女子了。”

徐惠动情的靠在李世民的怀中,李世民嘴角扯了扯,忽然生出一股许久未有的冲动。

-----------------

次日早朝,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宰相那利、大将羯猎颠三人伏在殿中的青砖上,脊背随着粗重的喘息微微起伏。

“诃黎布失毕!有失臣礼、侵犯邻国,若非你主动献城投诚,又未烧毁粮草,今日定叫你血债血偿!“

李世民居高临下扫视着三人,忽然冷笑出声,“龟兹不过弹丸之地,竟设了七百余城?朕的大将军在奏疏里直喊头疼,这等过家家的城池布局,当真是贻笑大方!“

殿内鸦雀无声,李世民抬手召来黄门侍郎,声如洪钟:“传旨!令阿史那社尔在龟兹勒石纪功,以儆四夷!“

目光转向颤抖的诃黎布失毕,“朕以天可汗的名义,赦免你的死罪,仍许你回龟兹为王,领几城之地。

同时册封你的弟弟?白叶护?亦为龟兹王,你兄弟二人一南一北为朕安抚好龟兹的百姓,若有生乱,朕只找你二人问罪。“

看向旁边的二人,想着秦浩所说的卦象,嘴角扯了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那利、羯猎颠留唐为官,不得返国!即刻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龟兹军就地整编,充入府兵!“

三人缓缓退了下去,朝堂的气氛顿时变得比之前有点紧张,众臣皆知,陛下要正式下旨东征了。

魏征刚想上前进言,却见中书侍郎岑文本捧着一卷黄绫,出列跪于殿中,声如洪钟,

“陛下!泰山巍峨,雄踞东土,此乃天命所归!臣等率山东士族恳请陛下封禅泰山,以告太平!“

话毕展开奏疏,引经据典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王者功成封禅,陛下荡平四海,功盖汤武,德超尧舜,正该行此盛典......“

顿时朝堂的风向突变,李世民也未想到岑文本此时提及封禅,有些沾沾自喜,终于有人觉得朕有封禅的资格了吗?

岑文本的请封禅表刚刚读完,长孙无忌率群臣齐刷刷拜倒。

司徒大人的声音沉稳如钟:“自古帝王盛事,莫过封禅。陛下威服四夷,万国来朝,此时封禅,正是顺应天命!“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似春潮涌动,李世民看着满殿大臣跪下,魏征一个人直挺挺的和自己对视,远处太史令居然也跟随魏征一样,不知怎的有点心虚。

魏徵撩起绯袍,上前一步,目光如炬:“陛下!封禅大典虽为盛事,然今百姓未丰,仓廪尚虚。若大举封禅,劳民伤财,恐非明君所为!“谏言如冷水泼火,殿内顿时陷入死寂。

太史令傅奕捧着星象图,神色凝重:“启禀陛下,近日彗星现于太微垣,此乃天戒!天象示警,封禅之事,万不可行!“

气氛剑拔弩张之际,房玄龄缓缓起身:“陛下,臣以为陛下之功天下皆知,若天时未到,可待平定辽东,四海晏然,那时再行封禅大典,必能名垂青史,水到渠成!“

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轻叹一声:“玄龄所言,正合朕意。封禅虽为盛典,但朕更愿先解百姓之忧,平四海之患,此事容后再议,今日朕将下旨东征。“

群臣纷纷起身入列,目光炯炯,魏征万般无奈,如今这是怎么了,连年大战,修缮宫殿,这又要封禅,难道是皇帝要疯?

房玄龄轻叹一声,小声劝道:“玄成啊!封禅之事,正则也是赞同的,但是要等平定了辽东。”

“传旨,李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为副,率六万步骑及契丹、靺鞨等部族联军,于营州集结,

张俭、张士贵、苏烈所部听其调遣,

秦浩为别动队都督,薛仁贵、秦怀道、席君买听其调遣,牵制安市城,吸引高句丽援军,随朕身侧。

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常何为副,总管舰队调度,左难为副,总管后勤保障。

率四万水军及五百艘战舰,于莱州集结,程名振、庞孝泰、王文度、张金树、高侃听其调遣。

待水军进攻吸引高句丽后,辽东大军趁机渡过辽水作战。”

殿内鸦雀无声,因为所有人都听到了一句随朕身侧,长孙无忌出列问道:“陛下打算亲征?”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想看看隋朝三征都铩羽而归的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长孙无忌满脸苦笑:“陛下,这所有臣子都没有想到啊!那朝廷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