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同志,李华跟我说你正在研究轻型火炮,再有两天就能进入生产试验阶段?”聂主任一脸严肃地问道。
阿三越来越猖狂了,作为一名战争中走出来的军人,他有着敏锐的直觉,两国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如今只能提前做好准备,但由于地势复杂,重武器很难上去,轻型火炮将是主要的火力。
张建华肯定的回答道道:“没问题,要是有人帮忙,或许两天也用不了。”
聂主任点了点头,表示满意,接着说道:“好,既然如此,由你担任组长,进行火炮研制,尽快拿下轻型火炮。”
张建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聂主任带走了生产技术资料,将其交给兵工厂进行生产。
而张建华则带人开始整理轻型火炮的技术资料,做最后攻关。
“这是轻型火炮的相关资料,大家都看看,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都可以提出来。”张建华将资料放在桌上,然后看着其他成员说道。
这些人虽然因为时代的限制,见识相对较少,但他们的技术功底却非常扎实。
有了张建华提供的资料,大家如获至宝,纷纷埋头研究起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天晚上所有问题全部迎刃而解,然后就是生产试验。
和前两次的试验一样,这次的轻型火炮同样表现出色,成功通过了各项测试,进入量产。
轻型火炮问世之后,张建华带人开始研发其他品类的火炮。
“哎,咱们的材料还是落后于世界强国,若是材料达标,张组长研发的火炮表现绝对远超现在。”一位火炮专家开口道。
“不说这个,咱们还是加快研发吧,至于材料我相信会有人站出来的。”张建华淡淡的说道。
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相信诸天垂钓系统,经过这些年的垂钓,他已经摸清了系统的尿性。
只要他吃透了某项技术,那么就会出现新的技术。
以他的预估,在一众火炮专家的帮助下,最多三年自己就能吃透这些火炮技术,就会出现新的技术。
在没有吃透技术之前,垂钓上来的技术或者提高思维能力的东西都是为了当前研发的技术服务的。
而且随着垂钓次数的增加,钓上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没准哪天就会钓上来航母技术。
就在张建华紧锣密鼓的研发火炮之时,另一边贾张氏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娃。
只不过因为她年纪过大,孩子早产,导致先天不足。
贾张氏生下孩子一个多月之后,为了防止被人怀疑,她先把孩子交给秦淮如的婶子帮忙照顾,自己回到了95号四合院。
按照她和秦淮如的计划,就说这个孩子是秦淮如婶子家的孩子,因为家庭困难照顾不过来,想让易中海家收养。
“淮茹,什么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王翠兰?”贾张氏小声问道。
秦淮茹低声道:“在等等,过上差不多一个月之后再说,免得您被怀疑。”
“怀疑?谁怀疑了?”贾张氏吃惊的问道。
“许大茂已经打问了您好多次了,似乎想要探听什么,我说您传染病比较严重。
他还想要问其他的,我转移了话题,最近也一直躲着他。”秦淮茹低声回答道。
“许大茂这个死绝户,我迟早要他好看。”贾张氏恨恨的说道。
尽管心中愤恨,贾张氏也只能按捺住对孩子的思念,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