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对面问,田丰思虑了下,随即答道:
“我等乃是洛阳往中山无极迁移之三里庄庄民,在下曾与司隶校尉有旧,是以派了百人护卫渡过黄河便回,
其余百多人乃庄中护卫罢了,我等实非官兵也。
路经渡口,不知为何被人伏击也,多亏将军搭救,若非将军我等皆葬于此地已。此搭救之恩,丰必报之。”
那带头的人听完,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朗声问道:“哦?可是洛阳上西门外之三里庄乎?你可是那三里庄庄长田丰田元皓乎?”
田丰回道:“正是在下也,不知将军何以知之丰之名讳也?”
白面将军当时便甩蹬下马,立于马下拱手说道:“如今方圆百里何人不知三里庄,何人不晓创筒车救旱情,造农具惠耕种之元皓先生。
在下不才,乃是白波军杨奉是也,适才听闻有官兵无故劫杀商旅,便使人赶来往击解困。
未料想,竟是救得先生,真乃我之大幸也,先生客气,似先生这般为民之人,应是我等拜谢才是。”
杨奉顿了顿,转头喊了句:“皆下马,退后两里驻扎,莫要惊扰了先生。”那持斧壮汉领命回身就去安排。
杨奉转回头,继续说道:“唉!先生莫看在下如今为贼寇之身,然我等从贼之前何人不是良善,怎奈世道不公,朝廷不以社稷为念,不顾百姓死活。
我等饱腹皆难,为求活路不得已先投身黄巾,现今黄巾起义失败,我等更无它路可归,只能为求自保继而呼啸山林也。”
杨奉的一句话道出了当下很多官逼民反的聚众叛军的心声。
田丰听后,也是大有感触,随即也是下了马来到杨奉身前,持手将他扶起,看着他虽细瘦,但却满含无奈的面容。
想了想说道:“将军有所不知,你所言三里庄所创之物品并非丰所为,三里庄也非丰所有。
至于旱情之事更非田丰定谋。丰亦是受命而为,丰受将军之谢实是惭愧也。”
田丰顿了顿,看到杨奉疑惑而又迫切想知道真相的目光,微笑了下,继续说道:
“不瞒将军,此人乃当今大皇子殿下是也,田丰也只是主公麾下一小吏耳,将军要带百姓谢,应谢大皇子殿下也。”
说完,田丰还转向洛阳方向遥遥一拜。
杨奉听闻后,很是震惊,他向来认为当权者没有人会为贫苦百姓着想,对官家向来是没有好印象。
可如今亲耳听到才名远播的田丰当面说昏庸的灵帝嫡子,大皇子刘辩心系百姓,为造福百姓做了这么多事。
半信半疑对田丰问道:“殿下果真如此心系百姓否?”
见到田丰笃定的微笑点头真诚的看着他,杨奉当即感觉是个机会。
于是故作惋惜仰天道:“唉!老天为何不早生明主,可恨杨奉今已成贼,唉!”
田丰看着杨奉这副哀叹的样子,也猜到了他的心思,不就是想脱离贼身,想有个正经身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