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爆裂鼓手的布鲁斯,他跟其他12部电影一样都是第一次进入到戛纳的主竞赛单元,
但不同的是,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片。
我们很期待这些新一代在戛纳上的表现!”
《爆裂鼓手?
这名字感觉最近经常听到啊!
这不是前段时间那个畅销书作家拍的电影吗?
当顾北的新闻,伴随着戛纳的新闻一起出现的时候,
之前那些嘲讽顾北,等着看顾北破产笑话的网友,
他们已经累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他们对顾北的认知,
从最开始一个自大的疯子,
再到一个会拍电影的作家,
又到了一个会写书的导演,
现在则是变成了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导演,而且还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片作品!
一时间,
顾北和昆汀、大卫·芬奇、王佳卫一样成为这一届戛纳的热门,
这一届能够让人叫得出名字的导演不多,导致有不少人想看看顾北的爆裂鼓手究竟是什么成色。
在同一时间,
暮光之城第三部日食开启了预售。
三天时间预售超过了十万册!
在这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
其实暮光之城在互联网上,已经有远超其他同级别销量书籍的讨论热度。
包括顾北的星运在内的书籍,销量不比暮光之城差,但讨论热度却连暮光之城的零头都都比不上。
而这些讨论热度,终于在第三部日食的预售上开始兑现,
顾北最近连续将暮光之城送入大众视野之中,更是加速了这些讨论热度的兑现速度。
一股名为‘暮光之城’的现象级效应,终于开始慢慢地显现。
有的记者胆子大,致电了派拉蒙影业,
想要问问之前嘲笑顾北和梅尔女士的布拉德·格雷,对此有什么评价。
毫无疑问,派拉蒙影业拒绝对此做任何的回复。
而就在《娱乐周刊,之前爆料了布拉德·格雷在高管会上的言论,一名记者被扫地出门了。
……
贴吧。
一则标题名为《好莱坞来了个新面孔的帖子出现,
讲述了一遍顾北最近在北美闹出来的事情。
“二楼!”
“楼主故事讲的不错,很热血,就是逻辑性差了一点。”
“哈哈哈,笑死我了,一个华夏留学生在北美拍电影进入了好莱坞,还进入了戛纳的主竞赛单元,你们小粉红编故事好歹也讲一点逻辑吧?”
“感觉改成北美华人还有一点可信度,毕竟北美那边的教育好啊!”
“华夏留学生在北美写出一本畅销书的可能性,跟国足2010闯入世界杯的概率差不多吧!”
“我觉得还是国足出线的概率大一点,邓卓翔还是可以的。”
楼立刻歪到了国足上去了。
直到过了十几楼,
终于有人去查了之后,把楼掰了回来。
“还真的是,戛纳入围名单里有一个叫做布鲁斯·顾的,就算不是华夏留学生,肯定也是华人了。”
“刚刚去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查了,发现了一个惊喜,演员里有刘艺菲唉!“
“卧槽!神仙姐姐入围戛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