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担心些什么?(1 / 2)明渣的逆袭首页

“无需担忧。好好盖咱们的厂房就是!”

朱和垚冷冷一笑:“南京如今五千骑兵,四千余水师,步卒过万。我上万大军,只要清军敢来,我军必在野外痛击,让他有来无回。”

“大人,江南的清军或许无法攻克南京,但若是满清从北方抽调兵马南下,或者玄烨御驾亲征,到时又该如何?”

李之芳下意识看向了北方天际。

江南对清廷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清军若是倾巢而出,南京城危矣。

“挥兵南下……”

朱和垚江山北望,不自觉眉头一皱。

若是满清大军南下,或玄烨来个御驾亲征,那或许是义军面临的最大挑战。

不过,作为军人,战事来临时,他从来没有怕过。

“李大人,你久在京城,以你看来,满清还能征调多少兵马南下?将士可否精锐?”

刘文石迫不及待问了出来。

李之芳摇头:“能征调多少兵马,我实在不知。不过,草原察哈尔王布尔尼叛乱时,京师无兵力可用,图海征调八旗家奴中健勇者,得数万人,平了察哈儿之乱。因而……”

他思虑着说道:“八旗家奴或有三四万人,草原各部或能征调两万人,还有四方绿营兵,总数或在七到八万。”

“七到八万,好怕怕呀!”

朱和垚自嘲地一句,他看着北方,悠悠道:

“就怕他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甚至是绝望北逃了。”

李之芳看着面色不改的朱和垚,满眼的惊愕。

女婿可是实实在在的亡命徒,以寡敌众时,往往能以下克上,创造奇迹。

即便是玄烨御驾亲征,想来也是不惧吧?

“不过,发行国债,似乎只能推迟到下一场战事之后。”

朱和垚无奈道,心头满满的不甘。

发行国债,总督府需要为其背书,也就是说,总督府是国债顺利发行的保证。

如果总督府不能在南京立足,还发行个屁的国债!

“李大人,随我去城北军营看看。”

心有所触,朱和垚下意识一句。

…………

朱和垚等人离开的时候,不知不觉已是午后,工匠民夫们纷纷排队领取工钱。南京知府衙门的用工规则,每日一结,不克扣和拖欠工钱。

“看到没有,那就是朱皇孙!”

排列的队伍里,陈二悄悄指着远处说话的朱和垚,小声说道。

“要不说是大明皇孙,怪不得能打的鞑子屁滚尿流,这他尼昂的就是天意!”

黄三看着朱和垚,眼里都是羡慕。

那么多铁甲猛士护卫,还有威风凛凛的骑兵,大丈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是胡无百年命,满清的气数到了!”

陈二的兄长陈大看着朱和垚,意味深长道:“你们看过皇孙的兵马操练没有,军纪森严,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比原来南京城的那些怂货强多了。满城城墙拆了,正阳门、朝阳门也开了,出城方便多了,也没有旗兵吃拿卡要,别提多舒坦了!”

义军不仅骁勇善战,而且不扰民,秋毫无犯,这才是王者之师,怪不得父亲这些天心情大好,孝陵都去了三四回。

“听说朱皇孙建了江南武备学堂,又建了南京大学堂,听说还要建什么图书馆,也不知是真是假?”

黄三好奇一句。

西华门外,江南总督府的告示栏里,总督府的各项政令张榜公布,他们虽然识不了几个字,但不妨碍他们闲时去围观,听人读讲。

“江南武备学堂、南京大学堂,还有什么图书馆,那都是给读书人办的,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大字不识几个,还是好好卖力气吧!”

有民夫在一旁不屑道。

有钱有权的,可以去书院求学,去参加科举,也有人捐赠。他们这些苦哈哈,谁在乎他们?

除了卖力气,他们还有别的出路吗?

“说的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我看这个朱皇孙,也不过是个假货,招摇撞骗。你们说,这从古到今,有几个人将咱们老百姓放在心上?”

叫狗子的年轻人跟着起哄,引起周围一片的哄笑。

“狗子,你懂个屁?你看告示没有?读过报纸吗?忘了你要饭差点被旗兵打死的事吗?”

陈大冷冷一句,怼了小老乡个面红耳赤。

“义军再不好,没有扰民吧。总督府再差,你总有活干吧。一天一结工钱,没有克扣,这样的事情,以前有吗?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变的一文不值了?你是孙子没当够,还是饭吃的太饱了?你说人家皇孙是假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人家那个名字,其他人有吗?”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