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上夜班的员工,每天加管一顿夜宵,并且,按照双倍的月钱发放。
这闻所未闻的丰厚的福利,使得不少员工都欣喜若狂,纷纷争先恐后地报名。
整个揭阳军粮厂,几乎昼夜不停地运作,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
有些员工直接放飞自我,最猛的几位老哥,连续加班七十二个时辰。
潘雪儿都有些看不下去,亲自前去劝道:“兄弟,歇歇吧!这样熬的话,身体会吃不消的啊!”
“没事儿,老板,我们不累!”
员工们激动道:“想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钱冲!”
“拼一次,富三代,拼命才能不失败!”
“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
“我们不累!”
看着这些员工们欣喜若狂的模样,潘雪儿一阵哭笑不得。
她仅仅只是将当初,自己从赵老板那里学到的制度,统统依葫芦画瓢地搬了过来。
没成想,这些员工竟然如此配合,直接催发出这么大的能量。
不过,想想也是……
自己的员工们中,要么曾经是难民,没有饭吃,没有住的地方。
要么是江州城的平民百姓,深受官府三丁抽一,四六开税的政策之苦。
对于前者,潘雪儿给他们提供了衣食住行,过上了正常人有尊严的生活。
就算是将他们当牲口用,他们也绝对没有半点儿怨言的。
对于后者,揭阳军粮厂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比种地要强。
“吭哧吭哧”种一整年的地,最终自己却落不下几粒粮食,全都交给了官府。
但在揭阳军粮厂加班,潘老板是真给他们发白花花的银子。
而且,还不惦记着将他们家的男丁,抓去投军。
这么好的差事儿,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啊!
看着员工们每日干着比九九六更大的工作量,却一个个无比满足,没有半点怨念。
潘雪儿得心中,便没有了负担。
并且,潘雪儿再一次确信。
自己就是他们的救星,就是整个大宋王朝最有良心的企业家。
另外,在蔡德章和黄文炳大力实施三丁抽一政策下,百姓们都苦不堪言。
不少人在左邻右舍的举荐下,听说了潘老板开出的待遇。
纷纷带着全家老小,一起来投奔揭阳军粮厂。
不到一个月,军粮厂的人数,便已经从开业时的一万五千,上涨到两万三千多。
六大部门,各大车间,每天白夜两班地轮倒,班次都排得满满当当。
潘雪儿暗暗思忖,这样下去,自己应该赶快开始物色新的地方,开设新厂了。
虽然没有了神器建造护符,想要开办新厂子,必须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地建。
但是,这也没什么好费劲了。
自己现在手下,可是有着足足两万多名壮劳力。
给他们多发些银两,帮自己打造厂房。
最多半个月,一座崭新的揭阳军粮厂分厂,就可以问世。
当然,这些事情,都得往后推推才成。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先将预售给各路军马的军粮,尽快赶制出来,给他们送过去。
揭阳军粮厂刚刚开业,现在又有人,又有钱。
最重要的,便是诚信和声誉。
只要将信誉做到极致,再加上军粮的品质,得到保证。
往后各路大军,便都会成为她的回头客。
甚至于,与她结交为要好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