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六章我媳妇比花好看(2 / 2)重生八十年代之悍妻首页

陈老爷子胡子翘翘,故意带出些得意逗着小孙子:“爷爷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都多,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还能不懂。

养猪、榨油要是都特别容易,产量又高,那就不至于限量供应,都跟大白菜一个价了。

这会儿除了些长的快的叶子菜,基本没什么蔬菜,要是能提前上市,自然价位就上来了。”

陈晨受教的认真点头:“哦,原来是这样。”

穆朝阳听出老爷子话里有话,便笑着问道:“陈爷爷,您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陈老爷子微微点了点头:“我没什么文化,说错了你们也别笑话爷爷。”

林中玉和穆朝阳都跟着摇头,接触这么长时间,两人都觉得陈老爷子是位既让人敬重又让人亲近的长者。

陈老爷子想了想道:“我听你们之前说的意思,扣地膜应该能让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能提前生长,自然就能早成熟。”

穆朝阳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陈老爷子继续道:“水稻要是能用这种办法育苗,是不是等插秧的时候就长的好也更壮实。咱北方这边有时候霜冻来的早,容易造成减产、或是延迟收割。不知道能不能用这办法,让咱们的水稻早点儿成熟,也能多产些粮食。”

林中玉听的对陈老爷子竖竖大拇指:“陈爷爷,还是您老厉害。”

穆朝阳也跟着点头:“您老这眼光厉害,要是推广地膜技术的时候,下面的工作人员都能有您这眼光,也不会到现在还有许多地方没能普及。

不满您说,我三舅过来就是来督促一些地方工作。水稻的覆膜育苗,也是其中一项。”

陈老爷子闻言很是高兴,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爷爷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说着陈老爷子又想到之前孙女说的话,嘀咕道:“我之前听曦丫头说什么水田里还能搞养殖,咱们这边的水田,能不能也养点儿什么东西,多少也是个收益。

就是吧这冬天冷的厉害,水薄的地方都能冻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陈曦在厨房里隐隐听着他们的对话,越发佩服陈老爷子的见识和眼光。

对于一个农村老人,有这样的想法真的很不容易。难怪之前她爷爷当村长的时候,桃花湾在众多的村子里无论口碑还是具体情况都不错。

事实上我国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说法,并且留有记载。

利用稻田水面养殖,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陈曦隐约记得,自己小时候沈城这边的稻田养殖就已经比较出名了,据说还能使水稻增产。

具体什么情况她那个时候太小,没怎么关注。等到组织覆灭后陈曦回沈城的时候,这边水田养殖的稻米都已经注册了品牌,并得到多国认可能出口创汇了。包括里面养殖的螃蟹,都比一般的螃蟹价位高上不少。

外面几人还聊着天,陈曦手上刀子动的虽然算不上飞快,却也不算慢。烤鸭被片成薄片,每片都带着均匀的焦黄外皮。

她将片好的鸭肉整齐的码放在干净的盘子里,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

剩下还带着些肉的骨架陈曦准备拿来炖汤,加些酒和生姜去腥,味道应该会不错。

陈成栋这次先送了学校那边的蒸糕,回来的时候已经一脑门儿的热汗了。

陈旭把鱼弄好后洗干净手,给陈成栋扯了条毛巾擦汗,跟他爸打商量道:“爸这回东西少,加起来也没多重,这趟我去送吧。”

陈成栋有点儿不放心,看看儿子的右脚。

陈旭忙补充:“我又不是逞能的人,再说也没多重,路也不远,几分钟就回来了,累不着脚。”

陈成栋这才松口:“那行吧,你去送,多小心着点儿,右脚别太吃力。”

陈旭乐呵呵的应了声,跟着穆朝阳一起将最后装有蒸糕的两个箱子抬上三轮车,美滋滋就骑出了门。

只是谁都没想到,陈旭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还跟了两个人。

万分感谢公粮惜萱亲亲的两张月票无奈,某两个字母被定义敏感词,我在后台出来就被红字警告,非常抱歉无法添加后缀

万分感谢尾数7701亲亲的一张月票

万分感谢尾数7588亲亲的一张月票

奉上第二更,大安去码三更,大家可以明早再看,挨个么么哒3

二月二龙抬头,大安发红包上一章刚发完就发了,不知道大家收没收到。这回再发一百多个红包,虽然不多聊表心意。如果看到红包提示,但是看完一章红包没有掉落,亲们可以拉动一下阅读条往前调整一些章节,再看看。这钱大安这么试过,可以拿到红包。